无人机直播水稻种子受热捧
近日,在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邓家、石井附近,正在进行无人机水稻再生稻直播,只见装满已消毒粉红色种子的无人机腾空飞起,在稻田上空来回穿梭,均匀地撒播种子,现场不时传来欢呼声和赞扬声。各乡镇农技站负责人和附近村民现场观看了水稻再生稻直播技术推广现场。
渝水区因大量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和城区附近劳力进城,南安、姚圩、罗坊、珠珊和下村等乡镇出现农村劳力用工紧张,出现部分耕地管理粗放甚至抛荒现象。为推动稳产保供和春耕备耕工作的开展,渝水区以乡镇和村组为单位,推行无人机水稻再生稻直播技术,有效地解决耕地无人耕种和部分耕地抛荒现象。据新余市鑫陶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再生稻直播采取统一选种和消毒处理,用工小、播种均匀、进度快,日作业量在300亩以上,节省了大量种子和农药,有效缓解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公司正利用当前晴好天气,加快再生稻直播种子的飞播。目前,已完成飞播面积5000余亩。
无人机助力农业春耕,便捷又高效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句容,一系列新式机械的使用,让今年农民们的春耕生产更加便捷高效,这不无人机的应用让大家喜出望外。伴随旋翼的嗡鸣声,无人机低空掠过绿油油的麦田。空旷的田野里,种粮大户周道兵和他的儿子穿着皮鞋站在田埂上,在遥控器上动动手指,不到几分钟,眼前的一块麦田就完成了化学除草喷洒作业。
与以前的传统人工喷药相比,植保无人机不仅有精准喷洒、高浓度雾化、高效省时、增产增质等优点,同时也可避免农民接触农药,减少中毒的风险。周道兵介绍,今年他共种植了670亩小麦,一台无人机很快就能完成化学除草任务。
据了解,近年来,句容市针对丘陵山区粮食生产中的高效植保、粮食烘干、小麦机播等薄弱环节,进行升级改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总水平达到90.2%。特别是在当前的春耕备耕生产中,植保无人机、耕整无人机等一批高效、智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更是让农户逐步体验到智慧农业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无人机驾驶员考证人数剧增
据《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报告(2019年版)》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证照总数为67218。持证人主要分布在个民用无人机生产研发企业、相关应用单位以及院校等。
无人机驾驶员报名流程
在规定的三天时间内,前往合格证管理平台和执照管理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和报名信息,即完成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要注意,需要先报考理论再报考实践,可以只报考单项考试,实践考试单项成绩有效期60天,60天内需完成全部考试。
考试当天必须携带:身份证,理论成绩单,实践考试工作单,飞行记录本。